导读:没看过原著和电影的可以看看我之前写的文章。其实这是我写的第三篇关于《倾城之恋》的文章了。也许这就是经典吧,总是给人一种新的感觉。虽然我写的东西可能有人写过,但永远是我自己的感觉,最好记录下来。
刚离婚的时候,老公给了她一大笔钱,足够她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离婚才八年,她的钱就挥霍在了哥哥和嫂子的股票、黄金和投资上。
事实上,白流苏是一个勇敢、诚实和独立的人。在那个时候,她离婚的勇气表明她不是一个只有诺诺的人。
回到白公馆八年,她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但她有一个妹妹,一直没有出嫁,家里人也不让她出去应酬。她在白公馆呆了八年。
一个女人的到来在白流苏的生活中引起了轰动。她带来了白流苏前夫的死讯。他的哥哥和嫂子嫌弃白流苏没钱在家吃米,提出让白流苏为前夫守寡。他们为此吵了一架。她四嫂公开说她用了她的钱,让他们家倒霉,指责她一嫁到公婆家就成了老公的败家子。当她回到自己的家庭时,她看到自己的家庭将毁于一旦。
每个人都不容易要求她不要在意自己对她的态度。其实她妈妈主张她回婆家,十几年后总会有美好的未来。
范柳媛邀请他们跳舞,其他人都不行。面对范柳媛的邀请,也没有避嫌。她和范柳媛跳了三支舞。这深深地伤害了齐眉和四嫂的眼睛,当她回家时,四嫂又对她冷嘲热讽了。那么这个范柳媛是什么来历呢?
一方面,一个常年不在祖国的人,其实是很欣赏祖国的人、事、物的。在范柳媛看来,传统的中国女性是最美的,永远不会过时。另一方面,范柳媛对祖国没有强烈的归属感。在他看来,找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可能会增强对这个国家的归属感,所以他选择了白流苏。
白流苏也猜到范柳媛可能会邀请她去香港,但她没有拒绝。她在赌范柳媛会娶她。白流苏没有钱,如果她想离开家也不能。就算她再嫁,也只会嫁给一个人做后妈。她没有其他出路。她只能勇敢的和自己赌一次。如果她输了,她将万劫不复。如果她赢了,她将衣食无忧。
范柳媛很了解她。白流苏来港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的处境实在不好。她挑不了肩,抗不了手,什么都做不了,养活不了自己。她想嫁给他,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白流苏的晚上
范柳媛认为白流苏还不够了解他。他希望白流苏能理解他在放荡表面下的迷恋,希望他真的喜欢他,但白流苏总是几乎无法满足他的期望。
范柳媛喜欢白流苏,但他不想娶她。他一直在等待白流苏投入他的怀抱,所以他不会负责。即使白流苏被抛弃,也没有人会说他什么。
刘璠想娶一个他深爱着的妻子。他不想花钱娶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但白流苏只想嫁给他。她不想和他发生关系,直到她结婚。
这时候,提出要回上海去,范柳媛欣然同意,把她送回白公馆。范柳媛没有下车,只把送到了门口。
这样的举动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他们的关系不一般,范柳媛没有下车求婚会引来更多人的评论。
整整三个月,范柳媛把她晾在没有一点消息。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发生了关系,白流苏被范柳媛骗了。她的四嫂甚至直言:一个女人上了男人的当,就该死;女人给男人当上,那更是淫妇;如果一个女人想给当给男人上而失败了,反而上了人家的当,那是双料的淫恶,杀了她也还污了刀。
当她在白流苏痛苦的时候,刘璠发了一封电报,给她买了一张船票,让她去香港。她妈妈也劝她去。她在白府待不下去了,家里人都恨她。大家都以为他们结婚了。就算她有十张嘴,她也说不出来。即使她知道她是以他情妇的身份去那里,她也只能去。
白流苏不想做范柳媛的情妇。她想找一个合法结婚的妻子。
地位,她努力争取,费力谋划,最后都变成了徒劳。白公馆没有了她的立足之地,她不得不依附于范柳原,不得不去到香港当范柳原的情妇。白流苏纯粹的起来吗?她不可能纯粹,她到香港来的初衷就不纯粹。她没有钱,没有安身之处,她来到香港吃住都依靠范柳原,连回上海的路费都堪忧。
范柳原知道白流苏不爱他,所以他不会娶她,但他就是想要得到她,所以要她当情妇,而白流苏只要婚姻,没有婚姻不会和他发生关系,这就是两个人的矛盾突出点。
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白流苏勇敢懂得为自己争取,不想依附于男人。在娘家过不下去的时候,她首先想的是自己肩不能挑,手不能扛,她并没有想着依附男性。她老实本分从没有花花肠子。这样的女性最后却不得不为了自己的以后谋划打算,将自己的爱情婚姻当成是自己谋生的一种手段。
她的四嫂曾经觉得她离婚拖累了家族,对她百般嘲讽。后来却因为她和范柳原结婚而选择了离婚,真的很嘲讽,进一步说明当时以经济为基础的婚姻是没有爱情可言的,女性对男性只是一种经济上依附的关系。这也告诉我们只有经济上自立、自强,才能自主地去追求爱情、寻找幸福。
——end——
我是小茶,爱看电影的小茶,原创不易,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