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贷记账法概述
1.复式记账法是指每一笔经济交易都必须以相同的金额登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法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3、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借贷记账法。
4.借方记账法是一种复式记账法,用& quot借方& quot和& quot贷款& quot作为记账符号。
5.在正常情况下,资产、成本和费用账户的增加用& quot借方& quot这种减少用& quot信用& quot;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益账户的增加用& quot贷款& quot,减少量用& quot借方& quot。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1.记账规则是指运用某种记账方法登记具体经济业务时应遵循的规则。
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quot有贷必有贷,贷必等额& quot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
1.资产账户的结构资产账户的结构是,账户: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如果在资产类别的末尾有余额,它通常应该在借方。
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特殊资产类科目:贷增借减,如:累计折旧、存货跌价准备、累计摊销等。
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结构会计等式& quot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quot决定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与资产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贷方登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借方登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同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应该是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成本会计科目的结构成本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资产会计科目的结构是一致的,其内部关系也是相同的。即成本会计科目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和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期末如有余额,应在借方。
4.损益会计科目结构
(1)收益会计科目的结构
借方:本期减少发生额或转销额
贷方:本期增加发生额
借方:本期减少发生额或转销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贷方: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费用账户的结构
借方: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借方:本期减少发生额或转销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年末,损益账户应结转至& quot本年利润& quot账户,年末无余额。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科目对应关系是指每一笔交易或事项以借贷记账法记录时,相关科目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对应关系的科目称为对应科目。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列明每笔经济业务应借入和借出的账户名称(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由三个要素组成:借贷方向、对应科目及其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1)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的会计分录,即借入一笔贷款的会计分录。
(2)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对应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即借入一笔以上贷款、借入一笔以上贷款或借入一笔以上贷款的会计分录。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含义
试算平衡表是以会计恒等式和借贷记账规则为基础,根据资产和权利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对所有会计记录的汇总和计算,检查各种会计科目的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平衡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所有会计科目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所有会计科目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2)本期所有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所有会计科目贷方发生额合计;
(3)所有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
根据不同的平衡时间在2、试算平衡的分类,试算平衡表分为两类: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所有会计科目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所有会计科目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所有会计科目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在实践中,余额的试算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