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商纣王,首先想到的是《封神演义》里的形象,昏庸残忍,宠溺公主,陷害忠良。在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商纣王是一个昏庸无情的亡国之君。
不可否认,商纣王确实有各种犯罪的不良记录,但他并不像《封神演义》中那样平庸。
事实上,商纣王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国王。
开疆辟土的一代雄主
事实上,商纣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皇帝。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这样评价商纣王:& quot帝辛非常敏感地分辨出这种疾病;物质力量非凡,手是野兽。"
从这个评价可以看出,商纣王是一个骁勇善战的人,这在历代君王中还是难能可贵的。事实上,商纣王不仅是一个勇士和战士,而且是一个有前途的君主突破领土。
商纣王继位后,十分重视领土扩张,多次派兵进攻桂芳、东夷等周边地方。特别是他出兵平定东夷诸部落,将古代中国的领土势力扩展到江淮地区,国土面积扩大到今天的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一名失败的改革家
商纣王继位之初,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严重和尖锐。为了缓解这些矛盾,促进生产的发展,商纣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反对神权,改革旧俗是商纣王改革的重要内容。
商朝是奴隶制国家,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宗教神权相当强大,在整个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神权是商朝最初的统治基础,但发展了几百年。
神权不再适应商朝,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损害了商朝的利益,成为王权存在的威胁。
商纣王登基后,反对神权政治,废除奴隶活祭现象。当然,商纣王废除活人祭祀并不是出于好心,而是因为战争和日常生产活动需要大量劳动力。
改革意味着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地位高的巫师被商纣王对神权的反对所贬低。因此,他们诅咒纣王:说& quot谋求政治上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但是天塌下来就没了& quot,并且& quot牺牲美德并在天空闻到它的味道是多么美妙& quot。
在奴隶社会,等级制度是严格的,奴隶主和奴隶都是& quot世袭& quot,但在商纣王继承王位后,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当纣王掌权时,他被一些老式的奴隶主和贵族所包围。
这些人手握权力,固守先人的法律和旧的礼法刑律,强烈反对创新,崇尚复古,成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纣王在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强兵富裕起来,必须提拔一批有才能的新人为他的创新路线服务。
于是他大胆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下层民众和不是奴隶主的奴隶担任各级政府官员,甚至逃跑的奴隶只要有才能也受到重用。
这在《牧誓》中已经记录得很清楚了:& quot只有四个方向很多罪逃,这是敬,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医生有名。"
亡国之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成王败寇,自古以来,亡国之君没有好名声。其实很多被征服的国王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新建立的王朝为了标榜自己的合法性,会不遗余力地抹黑被征服的国王。
事实上,商纣王犯下的70多项罪行都是后人加上去的。
顾颉刚先生写了一篇考证文章《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他发现商纣王有70条罪状,这些罪状都是在不同朝代、不同世代相继增加的。比如战国增加20项,西汉增加21项,东晋增加13项。
而且这些罪名越写越夸张。就像司马迁说纣王建了一个鹿台,刘向补充道:鹿台是
他只是说:& quot今殷纣王以其妇之言,自断天路,毁其三德,离其父母兄弟,弃其祖乐,而为淫荡之声,用乱声矫其声,乐谈女色。"这样的讨伐口号实在是苍白无力,完全没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