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是现代人比较熟悉的一个概念,人体湿气重的原因其实可以分为两类:内源性湿气和外部湿气入侵。
湿气侵入人体,会导致各种疾病。根据湿气侵入的部位,可分为九种类型,如湿困脾胃、外寒湿邪、肝胆湿蕴黄疸等。想要快速摆脱湿气的困扰,就要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类型对症下药,才能摆脱湿气。
腹胀或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口淡无味,四肢沉重,精神萎靡,嗜睡,拉稀,舌淡,舌苔白腻。
治疗原则:健脾祛湿,祛湿化痰。
处方用药:以魏萍散为主,用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祛湿,以运脾、理气、和胃、祛湿。
发热、感冒、头痛、无汗、腹痛、腹泻、呕吐、舌苔白腻等。
治疗原则:解表散寒,祛湿和中。
处方用药:主要用藿香正气散,如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炙甘草等。以解表祛湿,理气和中,祛除寒湿带来的困扰。
身黄目明,发热,头无汗或汗出,脘腹微满或胁肋胀满,食之恶心呕吐或头晕,大便不爽或便秘,小便黄赤,急躁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治疗原则:具有清热利湿、燥湿退黄的作用。
处方用药:以茵陈蒿汤为主,用茵陈蒿、栀子、大黄等药物。清湿热,退黄疸,降热。
头痛,恶寒,午后体热,面色苍白,身体疲乏或疼痛较重,胸闷饥饿,或大便不畅,苔微黄腻。
治疗原则:清热解暑,理气祛湿。
处方用药:以三仁汤为主,用杏仁、滑石、通草、白豆蔻、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等药物。清湿热,行气,祛暑湿。
尿频、尿急、尿痛、淋漓不尽、灼热、尿色浑浊,甚至出现便秘、腹胀、舌干、舌红、苔黄腻等。
治疗原则:利尿通淋,清热泻火。
处方用药:以八正散为主,用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栀子、炙甘草、木通、大黄等药。清热泻火,利湿通淋,消除下焦湿热。
上吐下泻,腹痛,胸膈胀满,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益气止痢。
处方用药:以葛根芩连汤为主,用葛根、黄连、黄芩、炙甘草等药。清热止痢,益气和中,消除胃肠道湿热。
心口充盈,小便不利,口渴或渴水,入水即吐,或口干不愿饮,或上吐下泻,或脐下悸动,或头晕,或头痛,或心烦,或发热恶寒,或出汗,皮毛薄而微黄。
3335
治疗原则:以桂苓疏肝汤为主,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药。从而起到温阳化阴、健脾利水的作用。
#慢性病防治知识# #歌谣零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