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妈爱叨叨,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在数学考试中,很多孩子的成绩可能并不理想,但是当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会发现,他们并不是真的不会练习,而是忽略了考试题目,导致答非所问。
根据一些教育机构的数据,95%以上的孩子在数学考试时因为没有仔细审题而被扣分。
不相信我?我们往下看!
如果他真的不行,那就算了。他会努力学习,下次尽量不犯同样的错误。
但问题是,达利不知道怎么了。9加9除以3不等于6。这是什么?
于是,回到家,我把卷纸递给我妈,问她为什么做错了。
当我妈妈看到试卷时,她发现两个答案& quot6 & quot和& quot12 & quot是错误的,她很困惑。她怀疑老师是不是在为难孩子,打电话问问题。
听完家长的提问,老师尴尬地解释道:
《大力妈妈,你注意一下题目,那是9除3,不是9除以3,如果是后者,那么6和12都是正确答案。》
妈妈听到老师的回答后,还是一头雾水,老师只好继续回应:
《可能你忘记了小时候的知识点,在数学中,除和除以是两个概念,9除以3确实等于3,但9除3的含义是3除以9,答案也就是三分之一。》
母亲被打脸后质问老师,但还是固执地卡住了:
《你们这玩的不是文字游戏吗?》
事实上,& quot划分& quot和& quot划分& quot其实是两个概念。父母小时候应该学过这个知识点,现在却忘了。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一个符号或一个单词可能会影响问题的含义。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定义为& quot文字游戏& quot基于这一点,那么& quot文字游戏& quot太简单了。
事实上,在过去,& quot乘法& quot和& quot乘法& quot。例如,公式& quot六个五的总和& quot和& quot五个六的总和& quot是不同的。在前者是“56”,后者是“65”,& quot;乘法& quot直到最近几年才统一。
论审题的重要性,孩子马虎吃大亏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问题。孩子的配方是& quot36009=400 & quot;公式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老师为什么会出错呢?
原因就在于题目中的最后一句话,& quot价格合理& quot。老板的进价是400元起一个。如果价格也是400元起一个,不就亏了吗?
但是大部分孩子不会审题,一上来就选D。正确答案应该是a,只有卖价高于买价,老板才会赚钱。
一直以来,孩子们都在强调数学的无用性,它与生活和经济非常接近。如果孩子做了错事,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他们很少体验生活?
如果孩子从这个问题中吸取精华,将来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店主!
这道数学题加了一道脑筋急转弯,但不代表不严谨。
首先,没有& quot小猪佩奇& gt;在这个问题上分散注意力。
第二,这个问题的题目写的很清楚。孩子做错的是没有理解问题的意思,和智商无关。
可见,孩子在做数学题的时候,考试成绩低的原因不是不会,而是没有认真审题。
即使现在的数学题考察的是孩子的发散思维,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但它本身还是有逻辑的。如果孩子邋遢,那是态度问题。
以上问题是提问者的问题。全题没有条件,逻辑不清晰。孩子不会,这是很自然的。
孩子做数学题时如何避免粗心马虎?
事实上,儿童的& quot粗心大意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 quot真粗心& quot,就像& quot几盏灯& quot以上。他们错过了问题,然后回答了错误的问题。
& quot划分& quot和& quot划分& quot可能是& quot真正的粗心& quot或者& quot虚假的粗心大意& quot。后者的原因是孩子没有掌握基本知识,就像父母一样,他们已经忘记了& quot划分& quot和& quot划分& quot。
因此,如果孩子们想避免粗心大意,他们必须首先打好基础.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才会在考试中没有把握。
在做题的过程中,孩子不要急躁,要逐字逐句的读,避免漏字和跳读
孩子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标注题目中的关键词,比如圈出来,这样自己考试的时候就不会严重忽略。
孩子做完题后,也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减少马虎的次数。
在生活中,家长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避免因为粗心而丢分,太不划算了。
本期话题:做数学题时,你的孩子或者你自己喜欢丢分吗?
我是兜妈,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关注我,随时获取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