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围绕单词& quot核心肌肉群& quot,& quot核心训练& quot,& quot核心区域训练& quot和& quot核心优势& quot健身的时候。那么,你真的明白他们真正的意思吗?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解释和分析。
事实上,我们通常所说的& quot核心力量训练& quot是指& quot核心力量训练& quot和& quot核心稳定性练习& quot是指& quot核心稳定性练习& quot。
核心区周围的所有肌肉都可称为核心区稳定肌,如膈肌、竖脊肌(腰段)、多裂肌、腰方肌、内斜肌、腹横肌、盆底肌等。
核心区力量训练的主要肌肉有: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腰大肌等相对较浅的大块肌肉。
2.不同的训练形式
核心稳定性的训练以低负荷、低强度的静态慢速动作为主;
核心区力量训练以高负荷、高强度的动态动作为主。
3.不同的锻炼目的
核心区稳定性训练主要是:
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提高神经系统的控制功能;
提高耐力;
预防损伤。
核心区力量训练主要是:
训练肌肉力量,增加肌肉横截面积;
提高运动的灵活性;
提高运动能力。
但是,核心区稳定性和核心区强度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核心区稳定性是核心区力量训练的基础,核心区力量训练可以进一步促进核心区稳定性的形成。
人体在做出任何动作之前,核心区肌群是最先被启动的肌群,核心肌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需要在平时做的任何动作中保持核心肌肉的稳定。比如在走路、跑步、游泳的过程中,要保持核心区域的肌肉稳定。如果把人体比作拨浪鼓,只有拨浪鼓的身体转动,周围的鼓槌才能摆动。
核心肌肉群相当于拨浪鼓的身体,四肢就像拨浪鼓的鼓槌。以行走为例,行走过程中有一个阶段叫摆动阶段,骨盆旋转带动下肢向前摆动。只有核心区稳定,主干稳定,才能安全完成前转。核心区力量足够的人可以更好的处理行走过程中的一些突发情况,避免摔跤。比如核心区力量不足的人可能会摔倒来不及开始下一次挥杆,但核心区力量好的人可以及时收缩核心区肌肉,开始下一次挥杆,重新获得平衡。
简单总结一下:核心区稳定性决定了动作是否能够完成,而核心区力量则决定能否更好的完成动作。
平板支撑是训练平衡和稳定的经典动作,可以很好的塑造腹部、腰部和臀部的线条。
基本动作:在地板上保持俯卧姿势,用脚趾和前臂支撑身体重量。上臂和前臂弯曲90度,置于肩部下方。每次做10次,每次30秒。
动作要领:保持肩部和肘部与身体成直角,用脚尖和前臂支撑身体,训练时尽量保持身体在一个平面上,尽量延长保持时间。
高级动作:如果想增加难度,可以改善手臂或者腿部,比如使用瑜伽球进行更高难度的训练。
(1)瑜伽球趾板支撑:俯卧,脚趾放在瑜伽球上,上肢伸直手掌支撑地面。保持瑜伽球和身体稳定不晃动,做10次,每次30秒。
(2)瑜伽球肘板支撑:在俯卧的瑜伽球上弯曲手肘,保持身体和瑜伽球的稳定。这个动作做10次,每次保持30秒。
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是:
训练的对象主要是骨盆—髋—脊柱周围的深层、小一点的肌肉;
训练的方式主要是以两端固定的肌肉收缩、多关节、多维度等;
训练负荷通常采用自身负荷。
这里介绍两种训练核心区力量的练习,这两种练习都需要在核心区肌肉提供力量的基础上进行,结合上下肢的配合,达到训练核心区力量的目的。
(1)俯撑双腿夹球收腹练习
俯卧,小腿放下。
于瑜伽球上,用力固定住瑜伽球防止左右滚动,再缓慢进行屈膝屈髋收腹训练。每组10~15次,做3组。(2)腹轮滑动
屈膝俯卧,从膝盖开始向自己身体前方滚动腹轮直到腹部与地面平行,感觉腰腹部绷紧,再慢慢返回。每组10~15次,做3组。
(1)稳定的核心有利于整合近端和远端的动力和力量的控制,对运动功能最佳化具有重要意义;
(2)稳定脊柱和骨盆核心区域;
(3)稳定的核心能使动作耗能减少,提高能量输出;
(4)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
(5)预防运动损伤等。
文:汪星孜(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硕士张博士体态康复研究中心课程督导)
上一篇:vs是什么意思(集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