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甲钴胺,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甲钴胺属于一种内源性辅酶B12,存在于血液和脊髓中,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目前甲钴胺广泛用于周围神经病,联合用药效果显著。
氰钴胺素的性质相对稳定,而甲钴胺性质不稳定需要避光保存.与氰钴胺素相比,甲钴胺对神经组织具有良好的传递性,因此在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中,临床应用甲钴胺的安全性和疗效均优于氰钴胺素,而氰钴胺的主要适应症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服用后不能被人体利用。维生素B12进入血液循环后需要甲基化,转化为活性维生素B12,才能被身体利用。甲钴胺不需要被肝脏代谢。生物活性可直接发挥,无需生物氧化。
甲钴胺是广义的维生素B12中的一员,但也不同于常用药物维生素B12(氰钴胺),所以要根据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高发病率并发症。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或烧灼感。甲钴胺直接进入二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细胞,有助于促进神经组织中蛋白质、脂肪和核酸的代谢,刺激轴突再生,进而促进神经传导速度。常与依帕司他、硫辛酸等药物合用。
甲钴胺能改善带状疱疹治愈后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轴突的运输功能和再生能力。进一步,它可以延迟患者突触的传递,帮助患者控制疼痛。此外,甲钴胺可以恢复神经递质的含量,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促进患者神经系统的修复。
3.视神经萎缩、麻痹性斜视等:甲钴胺能参与蛋白质和核酸代谢,修复受损神经。促进卵磷脂的合成,从而加速神经纤维的修复;影响乙酰胆碱的合成,改善神经膜细胞的代谢。研究表明,甲钴胺对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
4.颈椎、腰椎等嵌压性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甲钴胺能有效营养神经,促进神经细胞再生,改善和维持神经的正常功能,从而促进患者肢体的正常运动,提高其生活质量。
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6.其他:,如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手足麻木后遗症、脑损伤和动脉硬化引起的神经障碍、酒精性神经炎等。
剂量
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片剂:口服。成人一般一次一片(0.5mg),一日三次,可根据年龄和症状增减。
注射:成人一次(含甲钴胺0.5mg),每日一次,每周三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可根据年龄和症状增减。
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
成人一次(含甲钴胺0.5mg),每日一次,每周三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大约两点以后
1.过敏反应可能引起皮疹、面部红肿等。而且出现后需要停药。极少数人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2.胃肠道反应甲钴胺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恶心等。停药后会消失。
2.如果连续使用一个月以上没有效果,就停止服用。
3.长期接触汞及其化合物的人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守护白银时代的世界# #健康新年#请帮忙点个赞或是点个关注,谢谢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