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有的人很有钱,可能会选择做老赖。当然,有些企业或个人确实没钱,所以无力偿还债务。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只能自认倒霉。
但是,当企业无法偿还债务时,处理起来会比较麻烦。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处理坏账。
借方:坏账准备(即冲销坏账准备的账面金额)
贷:应收账款(直接冲销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
要知道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企业需要在年末按照一定比例计提。应收账款尚未来得及计提坏账准备的,可以在实际发生时直接核销。这样到年底就可以弥补坏账准备不足了。
假设某企业2020年的应收账款是2000万,到2020年末,还有1000万没有收回。企业计提坏账准备时采用余额百分比法,比例为5%(具体比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注意,以下会计分录仅与坏账准备有关,应收账款部分已省略。
2020年末,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50万元(需要注意的是坏账实际发生时才能税前扣除)。
贷款:坏账准备50万元(1000 * 5%=50万元)。
2021年末,2020年未收回的1000万应收账款面临以下情况:
应收账款已全部收回,需核销坏账准备超提部分。会计分录如下:
借:坏账准备50万元
贷款:资产减值损失50万元(如有新增应收账款,可按比例计提)。
应收账款假设只能收回部分,即500万。由于已收回一部分,待核销的坏账准备为500 * 5%=25万。会计分录如下:
贷款:坏账准备25万元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250000。
收回应收账款920万,确定坏账80万。这里是上面提到的情况,即2021年实际坏账大于坏账准备。也就是说,有些应收账款还没来得及计提坏账准备,就已经确定无法收回了。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坏账准备80万元
贷:应收账款80万。
因为实际计提坏账准备只有50万,所以要补提30万。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30万。
贷款:坏账准备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