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贤/文
出去旅游,拍美景照。当你回到家,你会迫不及待地在大屏幕上与家人分享。你走了多少步?先把手机照片引导到云盘,然后从大屏设备下载,或者把手机和大屏设备连接起来传输照片。无论哪种操作,都需要等待。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零等待呢?
"通过自主研发的安第斯智能云技术,我们可以在CubeFS构建的云盘中实时制作手机上的照片。这是手机存储的扩展,可以实时写,实时读。其他家庭设备也可以实时读取安第斯智能云的信息。以后还可以在云上修改照片,或者生成一些3D构造等。"智能云战略负责人陈小春解决了& quot零等待& quot。
以上云存储案例只是安第斯智能云的可实现场景之一。依托云在存储、计算、智能方面的优势,安第斯智能云可以带来重构存储体验、提升智能服务、探索虚实融合三方面的创新。换句话说,就是让终端更智能。
随着安第斯智能云的发布,OPPO的三大基础技术(自研芯片、智能跨终端系统、智能云)已经集结完毕。离& quot成为全球科技公司& quot正如首席执行官陈明永所说。
在这一点上,OPPO为什么要去终端智能云?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战略选择和自己的考量。至少OPPO是坚定的,云是我们必须的。一定要做好,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OPPO数字工程事业部总裁刘海峰在接受网易科技等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在今年的INNODAY上,OPPO正式发布了安第斯智能云。作为服务于个人、家庭和开发者的泛终端智能云,安第斯智能云致力于& quot让终端更智能& quot。其战略目的是构建OPPO面向未来的智慧大脑和智慧服务平台,通过端云协同的计算能力和数据融合,让终端更智能。发布会上,OPPO还公布了其自建数据中心的进展。
可见终端上云对于OPPO来说不是表面的,而是已经上升到了公司的战略层面,而且是长期战略,三大核心底层技术之一。
要知道,自建数据中心不仅耗时,而且频繁投入上亿元,成本高昂。在经济形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愿意花这么多钱去建云,并不容易。OPPO是如何下这样的决心的?你做了什么样的投资?终端用户能体验到什么样的云服务?OPPO数字智能工程事业部总裁刘海峰、OPPO大数据中心总经理包永成、OPPOIDC负责人唐虎、OPPO智能云战略负责人陈小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几年前(云)并不重要,用户几乎不需要它。因为做一个终端产品就意味着做好硬件和体验,用户会为此买单。后来大家发现硬件差不多了,大家就在OS和UI软件上下功夫。当硬件和终端软件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现要想不断推动产品创新,让用户喜欢,就必须在技术上更进一步,延伸到云端。"刘海峰说。
为什么需要专门上云?
5G时代,10倍的带宽速度提升和10倍的时延降低,打通了越来越多的场景,使得智能终端与云端的连接无缝实时,使得自动驾驶等各种场景被激活,IoT等越来越多的终端接入,带来了海量的数据。同时也将为整个平台的应用带来整体的AI智能升级。
"越来越多的终端在收集信息,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需求。这个时候,我们的服务就会从以平台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陈小春认为。
无论是
比如在存储层面,终端设备存储空间有限,个人和家庭对数据存储、备份、迁移、传输要求较高,需要更可靠的隐私和安全保障;在智能体验层面,多端多场景导致AI体验碎片化,多设备一致性体验差;在计算能力层面,端侧会受到成本和性能的制约,虚实融合等创新应用和服务很难落地。
"在存储、计算、连接和智能方面,用户仍有未满足的需求。这是安第斯智能云对原点的战略思考。我们需要满足用户的这些痛点。"陈小春提到了最初发布的安第斯智能云。
如何让终端更智能?
据了解,早在三年前,安第斯智能云就已经立项。这两年,OPPO一直在国内外建设数据中心,明年上半年将陆续推出Andean使能的产品。
OPPO为什么把终端云命名为安第斯智能云?名字的逻辑是什么?刘海峰说,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的一个山脉,是地球上最长的山脉,也是亚马逊河的发源地。因为山很强,代表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平台能力,OPPO希望这个平台非常扎实,非常重。
"此外,安第斯山脉是亚马逊河的发源地,亚马逊河冲击了平原,拥有一系列的动植物生态系统,所以它也象征着一个服务的源头,这也代表了OPPO希望与行业和开发者共同打造的愿景。"刘海峰提到了安第斯智能云这个名字的由来。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可能更关心安第斯智能云能带来哪些服务和不一样的体验。据了解,安第斯智能云提供的服务主要分三步实现。首先,它存储在云上。安第斯智能云可以实现用户的数据可以存储在云上,而不是存储在特定的设备上,可以通过任何设备实时访问。它也是一种同步机制。"所以第一步是把它存储在云端,这样用户的数据就可以和设备解除绑定,随人流动,随时被访问。"陈小春说。
第二步,算云。计算的本质是消除终端之间的性能差异和计算能力的瓶颈,从而实现体验的创新。例如,不同的终端有移动电话和手
表,或者更小的智能终端,设备本身不方便运算很重的算力,也不方便很大的功耗,但用户却希望它们带来的体验是一样的。第三步是AI的融合。通过端云协同的数据、算法、算力的融合,最终可以实现一云多端的融合体验,创新和AI的赋能。
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对消费者来说有些晦涩难以理解。陈晓春举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案例。
安第斯智能云希望通过5G技术解决端云之间传输的问题,通过OPPO自研的技术CubeFSforAndroid,使得照片在手机上可以实时放在一个由按CubeFS构造的云盘中。这是手机存储的一个扩展,是实时的,实时备写,实时备读。这样在家里的其他设备上也可以实时读到安第斯智能云的信息。同时,OPPO也会通过各种优化的方式去解决用户在连接中间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用户非常平滑地能够同时写、同时读,方便和家人进行分享。
“未来还可以在云上为照片提供更多的工具,帮助用户修改照片,或帮助用户应用云上的更大算力生成一些3D化的构建等,使用户能够体验到更好的服务。”陈晓春表示。
据了解,为了给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云服务,OPPO根据全球不同的区域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数据中心构建策略。
在国内,根据不同的区域进行了相应的数据中心布局,比如华南地区的滨海湾数据中心,是OPPO第一个建设的数据中心;华北区域则是与合作方以租用的形式建设数据中心,但整个底层的算力资源都是OPPO建设,从而保证算力资源的可靠、稳定、绿色。
在海外方面,目前OPPO的数据中心在全球有八大区,覆盖北美、欧亚、非洲等主要业务区域,主要跟大型的公有云厂商进行合作。
“可以理解为我们是全球混合云基础架构,有的地方是自建的,有的地方是租合作伙伴的。”刘海锋表示。
据悉,安第斯智能云团队经过三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超千人的团队,有大数据平台、AI产品和算法等方面的人才,分布在深圳、北京、南京和成都等城市。
万物互融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安第斯智能云作为OPPO面向智能终端的行业云,关注的重点是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多智能、创新的体验,而非与公有云竞争。”陈晓春表示。
安第斯智能云是OPPO发布的第三大核心底层技术。OPP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曾表示,在万物互融时代,必须通过关键技术解决关键问题。一个科技公司,如果没有底层核心技术,就不可能有未来;而没有底层核心技术的旗舰产品,更是空中楼阁。
因此,自2019年起,OPPO三年投入500亿研发预算,在硬件、软件和服务这三个技术领域,分别启动了马里亚纳(自研芯片)、潘塔纳尔(智慧跨端系统)和安第斯(智能云)三大计划来建立技术底座。
2021年12月份,OPPO发布了首个自研芯片,马里亚纳X;2022年8月份,OPPO发布了面向未来的智慧跨端系统潘塔纳尔;2022年12月份,OPPO又发布了安第斯智能云,同日还发布了第二颗自研芯片马里亚纳Y。
至此,OPPO三大核心技术版图均已推出,版图拼接完成。这意味着OPPO可以为用户提供“芯-端-云”三位一体的服务,也就是OPPO提到的“芯云一体,多端融合”的革命性体验。
在“芯-端-云”的协同上,马里亚纳通过底层芯片的方式增强用户在终端上的体验;潘塔纳尔能够增强用户在互联互通交互上的体验;安第斯智能云和OPPO其他的基础技术融合起来,就可以解决用户在服务分发方面的需求。
比如用户到了某一位置,芯片会通过传感器、空间的感知,精准地捕捉到用户位置信息需求,基于用户授权的安全信心,云端进行用户意图的分析,从而可以告诉终端用户此时此刻的需求是什么。
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种革命性体验呢?
比如,以前人们是走到哪儿设备就要带到哪儿。现在人走在哪儿,数据和服务就随人到哪儿,用户可以在多个设备上随时编辑内容,工作与创作从此不再受限。
再比如,以前人们出行,需要反复打开订票、打车、酒店等多个APP。现在,富有智慧的多终端,将会自己选择在合适的时候、将合适的服务、通过合适的终端,主动推送给你。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从最初用户传感位置信息的捕捉,到用户的交互信息上云,到在云端做意图判断,服务组装,下到终端,再到终端最终将服务判断出来,推送给用户这一整体过程,就形成了整个基础的链条。这也是为何OPPO非常笃定地在三大基础技术上投入的原因。”陈晓春解释道。
正如CEO陈明永所说,OPPO要成为全球化的科技公司,未来的产品不仅仅只是手机,将是一套以人为中心的智慧生活场景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OPPO必须在底层硬件上有自己的能力。随着三大底层技术的相继推出,OPPO在一步步向“全球化的科技公司”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