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今年62岁。四个月前,春夏之交昼夜温差大,王先生总是感冒。王先生去诊所治疗感冒时和朋友聊天。朋友知道王先生的情况后,建议他补充一些维生素c,王先生问医生这个方法是否可行。医生回答说,服用适量的维生素C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免疫力的,但是要按说明书服用,不要过量服用。.
于是王先生买了维生素C,但是没有仔细看说明书。而且他误以为维生素C是一种保健品,吃得越多效果会越好。因此,王先生服用了每日5g's四个月的剂量。
最近两天,王先生发现自己的尿液呈淡红色,一天晚上,王先生突然感到左腰部一阵剧痛。妻子帮他锤了腰后,王先生小便时排出了像沙子一样的小石头,疼痛才缓解。
王先生第二天去医院检查,尿常规显示:红细胞。初步考虑为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血尿、腰痛。医生仔细询问了王先生的既往病史和用药史,使王先生暂时停止服用维生素c。一个月后,医生对他进行了回访。在他停止服用维生素C后,他没有血尿和腰部刺痛。
想必大家都有疑惑。输尿管结石引起腰痛和血尿。为什么医生要建议停止服用维生素C?
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2、B12和叶酸也是如此。虽然它们既不能提供能量,也不是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但它们都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六大营养元素之一。维生素不能补,但不能缺。
腰痛的状况.维生素B2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如果儿童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发育迟缓,甚至轻至中度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s人每天对维生素B12的需求主要取决于食物的摄入。当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时,可能会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王先生患有因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导致的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甲钴胺是维生素B2还具有保护皮肤的功能,缺乏可能会引起脂溢性皮炎.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它能很容易地进入细胞,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修复受损的神经。常作为辅助疗法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巨幼细胞性贫血、面瘫、腰椎间盘突出等。坐骨神经痛。
在2.维生素B12:大家可能更熟悉维生素C,它可以促进合成胶原蛋白的合成,牙齿和骨基质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结合。还能增加血管壁的弹性,降低血管出血的风险。它在抗感染性休克和抗过敏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人体内维生素C的储备量低于300mg时,可出现骨骼和牙齿异常、皮下瘀斑、肌肉出血、贫血等症状。
维生素B12类药物家族有4个成员,分别是氰钴胺、甲钴胺、腺苷钴胺和羟钴胺。叶酸不能自己合成,所以需要在外界摄取。因富含新鲜绿叶蔬菜而得名。一点点叶酸其实有很多作用。H型高血压患者、孕妇和长期使用甲氨蝶呤的人应补充叶酸。叶酸可以促进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分解,降低H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孕妇自身红细胞的合成以及胎儿和胎盘生长所必需的遗传物质的合成也需要叶酸。在3.维生素C:适当补充叶酸,还可以避免长期使用甲氨蝶呤引起的转氨酶偏高、恶心呕吐、贫血等副作用。
上面列出的
维生素B2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半衰期很短,只有66-84分钟,服用后可随尿液排出体外。如果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
刺痛、灼热感、流鼻血等副作用。它水溶性较强,餐前服用的话会很快被吸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时有会有一部分维生素B2还为来得及利用就被排出体外。因此应该餐后服用,食物可以延缓它的吸收速度,达到最大利用率。建议成人的每日摄取量是男性1.3mg,女性1.1mg。如果感到自己有维生素B缺乏的症状,应该立即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选择服药剂量。维生素B12的吸收,离不开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其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物的形成后在回肠远端吸收。因此最好在餐中或者餐后服用,这样可以使维生素B12发挥更好的效果。在服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应在起始48小时中监测血钾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低钾血症。由于血红蛋白合成加速,可能导致体内铁消耗过多,引起缺铁。因此出现此种状况应及时补充铁剂。维生素B12会加速核酸降解、使血尿酸升高,可能诱发痛风患者的痛风。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以影响胃酸及胃壁细胞分泌内因子,并且进一步阻碍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物的形成,其在回肠远端的吸收也被抑制,可能会造成贫血。
氰钴胺、羟钴胺、甲钴胺、腺苷钴胺是结构不同的维生素B12,基本功能相同,效果上会有些许差异。患者在服用时不能随意替换,应该谨遵医嘱。
维生素C,其最安全服药剂量为每天服用2g以下。如果长期大量服用的话可能会造成痛风、结石、回跳性坏血病。王先生就是因为擅自服用了大量的维生素导致了肾结石。维生素C对胃肠道黏膜有一定刺激,因此建议在饭后半小时或者一小时服用,可以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延长维生素C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能让维生素C吸收和利用更加充分。
维生素C与阿司匹林在联合应用会导致维生素C流失,从而影响药效。因此需要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时应间隔1小时。同时服用时应酌情增加维生素C的剂量。维生素C具有抗凝作用,减弱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作用。因此,在必须服用该两种药物时应间隔大于2个小时服用。
叶酸:叶酸对胃有一定的刺激,因此建议饭后服用。患巨幼红细胞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较大剂量的叶酸。女士备孕、妊娠。哺乳时的建议服用量为,一次0.4mg,一日1次。H型高血压日服用≤0.8mg叶酸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降低,而每日服用>0.8mg叶酸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却无明显下降。所以服用小剂量叶酸可能使身体获益更多。
维生素是人体六大营养要素之一,在人体生物化学反应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食物是维生素的优质来源,,对平衡膳食的健康人群另行补充大量维生素可能并无受益之处,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绿叶蔬菜、豆类、水果,适当食用动物肝脏便可以补充充足的维生素。
维生素B有较强的水溶性,易被代谢,因此建议餐后服用。维生素B12的吸收离不开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因此建议餐中或餐后服用。维生素C、叶酸均对胃有一定刺激,因此建议餐后服用。
如果像王先生一样体内维生素含量偏低,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补充所需的种类和剂量,切不可矫枉过正,摄入过多。在服用时也应该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合理补充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