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介绍一下房卡的概念,房卡是一种虚拟商品,可以用来购买游戏房间的使用权,玩家可以邀请朋友一起加入房间进行游戏,房间内的玩家需要消耗相应的房卡才能进行游戏。
目前,牛魔王的渠道是可以购买房卡的咨询房/卡添加微信:88355042。具体购买方式如下:
2.通过网站购买:牛魔王进行购买,选择所需要的房卡数量和支付方式,即可完成购买。
无论是哪种购买方式,都需要注意一点,就是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购买了房卡之后,我们可以邀请好友一起加入房间进行游戏。具体分享方法如下:咨询房/卡添加微:88355042
2.在房间内,点击房卡数量后面的分享按钮,可以将房间链接与房间密码分享给好友,好友通过链接和密码即可加入房间进行游戏。
1.选择适合自己的房间:不同的房间规则和都不同,玩家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房间进行游戏。
3.注意身体健康:游戏是一项消耗体力和精力的活动,玩家需要注意休息和保持身体健康。
总之,购买和分享房卡是玩新大厅的必备之一,希望本篇文章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可以在游戏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行为举止,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游戏环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挖掘机007
近期,A股市场虽在政策利好与行业景气度回升的推动下持续走强,但资本市场另一端却频频爆出券商研究机构“数据失实”“信息误传”的负面事件。
其中,方正证券与华泰证券研究所相继因不严谨甚至疑似虚假的信息传播引发舆论哗然,暴露出当前部分券商研究部门在内容审核、数据核实及合规管理上的严重短板。
方正证券:一张“亏损图”引爆信任危机
11月14日,一张署名为“方正证券”的股民盈亏统计截图在社交平台广泛流传。该图声称:“2025年前10个月,81%的散户亏损,人均亏损1.2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下小散亏损比例高达98.7%。”配图中醒目的方正证券Logo,让不少投资者信以为真,甚至引发恐慌情绪。
然而,经多方查证,该数据纯属捏造。首先,中国证券业协会从未发布过此类细分到资金规模的股民盈亏统计数据;其次,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中证登)也仅按年度公布整体市值与账户数量,从未披露月度或季度个人投资者盈亏情况。更令人震惊的是,该数据源头竟是一名位于澳大利亚、粉丝仅7万的雪球博主,其引用来源仅为百度搜索结果!
面对如此低级错误,方正证券并未第一时间辟谣,反而任由谣言扩散。业内普遍质疑:作为持牌金融机构,方正证券的研究团队为何连基本的数据来源都不核查?更有声音指出,该“研报截图”极可能是AI生成内容,而方正证券竟未识别出明显漏洞,暴露出内部审核机制形同虚设。
值得注意的是,方正证券近年来已多次陷入舆论风波——从“狼性所长”因违规荐股被降职,到多位首席分析师接连离职,再到此次“亏损数据”乌龙,其研究体系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讽刺的是,就在2025年前三季度,方正证券营收同比增长67%,净利润大增93%。有投资者调侃:“股民亏麻了,券商却赚翻了”,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其“重业绩、轻责任”的批评。
华泰证券:澄清函无公章,分析师“私下认错”惹争议
几乎在同一时间,华泰证券研究所也陷入风波。11月13日晚间,一份落款为“华泰证券电新分析师边文姣”的澄清函在业内疯传。该函称,此前在对外交流中“误传宁德时代磷酸铁锂产品涨价”的消息“与事实严重不符”,并就此致歉。
然而,这份澄清函既无华泰证券公章,也未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仅以个人名义出具,引发广泛质疑。记者联系边文姣本人求证,对方在得知身份后直接挂断电话;而华泰证券官方截至发稿仍未回应。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调查,所谓“宁德时代磷酸铁锂涨价”传闻最早于11月7日出现,称“单吨涨价1000元”,随后在11月13日锂电板块集体大涨的背景下迅速发酵。华泰证券分析师边文姣曾于10月底发布研报,看好锂电产业链“量利齐升”,但并未明确提及涨价细节。业内人士分析,此次“误传”很可能源于闭门会议或非正式交流中的口头表述,却被市场放大解读。
问题在于,即便信息出自分析师个人,一旦涉及上市公司重大经营信息,券商研究所理应建立严格的审核与纠错机制。而华泰证券此次仅以一份无公章、无官方背书的“个人澄清函”应对,不仅难以平息市场疑虑,更暴露了其在合规管理上的松懈。尤其在当前监管趋严、信披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券商分析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股价波动,任何未经核实的信息传播都可能构成违规。
行业警钟:研究价值不应沦为流量工具
方正与华泰的接连“翻车”,折射出当前券商研究业务的深层困境。一方面,在佣金战与内卷压力下,部分分析师为博眼球、抢热点,不惜牺牲严谨性,甚至依赖网络传言或AI生成内容充数;另一方面,券商研究所对研报质量的内控流于形式,缺乏独立复核与数据溯源机制。
值得警惕的是,投资者对券商研报的信任正在被透支。当“权威机构”沦为谣言传播的帮凶,不仅损害个体投资者利益,更动摇整个资本市场的信息生态。监管部门近年已多次强调“压实中介机构责任”,而券商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必须重新审视研究工作的底线——不是追逐流量,而是坚守真实、客观与专业。
眼下,方正证券与华泰证券亟需公开说明事件原委,完善内部审核流程,并对相关责任人追责。唯有如此,才能重建市场对其专业能力的信任。否则,今日的“数据乌龙”与“澄清闹剧”,终将成为压垮投资者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