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介绍一下房卡的概念,房卡是一种虚拟商品,可以用来购买游戏房间的使用权,玩家可以邀请朋友一起加入房间进行游戏,房间内的玩家需要消耗相应的房卡才能进行游戏。
目前,超游联盟的渠道是可以购买房卡的咨询房/卡添加微信:88355042。具体购买方式如下:
2.通过网站购买:超游联盟进行购买,选择所需要的房卡数量和支付方式,即可完成购买。
无论是哪种购买方式,都需要注意一点,就是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购买了房卡之后,我们可以邀请好友一起加入房间进行游戏。具体分享方法如下:咨询房/卡添加微:88355042
2.在房间内,点击房卡数量后面的分享按钮,可以将房间链接与房间密码分享给好友,好友通过链接和密码即可加入房间进行游戏。
1.选择适合自己的房间:不同的房间规则和都不同,玩家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房间进行游戏。
3.注意身体健康:游戏是一项消耗体力和精力的活动,玩家需要注意休息和保持身体健康。
总之,购买和分享房卡是玩新大厅的必备之一,希望本篇文章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可以在游戏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行为举止,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游戏环境。
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教师马波凭借着对职教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在汽车车身修复领域深耕细作,收获了累累硕果。
右一:马波
前沿领航,搭建产教融合桥梁
马波老师始终站在汽车车身修复行业的前沿,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行业动态,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他提出的“名企引领、按岗定制、工学交融”人才培养模式,犹如一座坚实的桥梁,精准地连接起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固有界限。
“职业教育不能脱离实际产业需求,只有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到真实的行业场景和技术,他们毕业后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马波老师坚定地说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与多家知名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为学生打造了一流的实训教学环境。
在他的引领下,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日益紧密。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机会,还参与到课程开发和教学指导中来。而学校则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定制化培养人才,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无缝对接。这种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汽车专业群的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五年内,学生获得市级荣誉40余项,国家级荣誉20余项,世界级荣誉3项。其中,学生杨山巍、徐澳门和朱俊峰分别荣获第44届、第45届、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金牌,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也彰显了马波老师产教融合模式的成功。
创新突破,攻克教学技术难关
马波老师是一位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教育先锋。他从专业英语教师成功转型为汽车车身修复领域的专家,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在教学工具与设备革新方面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成果。
他研发的磁力贴车身测量尺,解决了传统测量工具操作繁琐、精度不足的问题。“传统的测量尺在使用时,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整和校准,而且测量结果往往不够准确。”马波老师介绍道,“而磁力贴车身测量尺利用磁力吸附原理,操作更加简便快捷,能够大大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这一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为行业带来了显著的技术进步。
除了磁力贴车身测量尺,马波老师还参与开发了虚拟仿真焊接设备。该设备技术领先,有效降低了实训成本和安全风险。“焊接实训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和能源,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马波老师说,“虚拟仿真焊接设备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焊接操作练习,不仅节省了成本,还提高了安全性。”这一设备被指定为国家级比赛专用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在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方面,马波老师同样积极创新。他引入世界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和虚拟仿真设备,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模、评、练”教学模式。“通过模拟世界技能大赛的场景和评分标准,让学生提前适应比赛的节奏和要求,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马波老师解释道。这种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水平,2020年,马波老师凭借这一模式获得了上海市教学能力大赛特等奖,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实践育人,培育顶尖技能精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波老师始终坚信这一点。他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独创了“巧练?+?反思?+?攻破”培养法,手把手指导学生攻克车身修复中的复杂技术难点。
在课堂上,马波老师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他亲自示范每一个操作步骤,耐心地讲解技术要领。同时,他也是一位匠心精神的传播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情怀。“我希望学生们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热爱自己的职业,追求卓越。”马波老师说。
他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近几年,他指导40余名学生参加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海市中华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及世界技能大赛等。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多名学生在世界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中斩获金牌,练就了一手“精准修复”的硬功夫,成为行业认可的技术骨干。其中包括第44、45、47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金牌选手杨山巍、徐澳门、朱俊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职业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李杰。
除了指导学生竞赛,马波老师还带领团队完成了众多实践项目。五年内,他带领团队完成了1?+?X证书制度试点、1?+?X钣喷方向全国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现代学徒制等各项目50余个,完成市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完成市级课题1项,带领团队开发了世赛转化教材《车身修理》,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攻关克难,解决行业技术痛点
汽车车身修复领域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和复杂故障,如测量精度低、维修效率慢等。面对这些问题,马波老师总是能够迎难而上,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
针对面板测量精度问题,马波老师通过不断试验,发明了利用低温热熔塑料制作样规的方法,并建立了一套标准流程。“传统的测量方法误差较大,而低温热熔塑料样规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和面板形状进行定制,测量精度得到了极大提高。”马波老师介绍道。这一创新成果将关键工序的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改善了训练效果和比赛的公正性,赢得了专家和裁判的高度评价。
此外,马波老师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针对汽修行业的技术难题进行深入研究。他改良的护目镜显著降低了切割时铁屑入眼的风险,设计的两种训练板件在全国多个院校和国家级比赛中得到应用,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评价。这些攻关成果不仅提高了维修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成本,为行业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薪火相传,弘扬工匠精神内核
“工匠精神是我们职教人的灵魂,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学生受益。”马波老师深知传承的重要性。他不仅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还积极推广汽修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多种形式向更多人传递车身修复的知识和技能。
他开设讲座,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行业见解,激发学生们对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的兴趣和热爱。他参编多部专业教材,其中领衔开发的世赛转化教材《车身修理》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资料。他还录制教学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车身修复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马波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鼓励他们追求卓越品质和技术精湛。“我告诉学生们,修复的不仅是车身,更是对品质的坚守。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汽车车身修复技师。”马波老师说。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更树立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
马波老师以他对职教事业的无限热情和执着追求,在汽车车身修复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他从产教融合的探索者到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从技能人才的培育者到工匠精神的传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职教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相信在未来,马波老师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培养出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
【人物小传】
马波,男,教育管理硕士,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汽车实训中心主任、汽车专业主任,高级讲师。担任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中国集训队教练组组长,连续指导团队获得第44届、45届、47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曾获2019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提名奖、2020第二届上海职业教育新闻人物、2023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入选2023年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2025年获得上海教育系统“申教名匠”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