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是散草的俗称,也叫金针或金针。黄花菜起源于亚洲,在中国分布很广。它不仅可供观赏和美化环境,而且营养丰富,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因此被称为& quot没有悲伤的女孩& quot被古人。黄花菜的主要产品是芽中的芽,既可以鲜吃,也可以干吃。通过采摘和加工制成的干燥产品耐储存和运输。在自家阳台上种些黄花菜,既美化了环境,又为餐桌增添了绿色蔬菜。
第一,耕作季节
一般在早春或深秋土壤冻结前进行植物繁殖。经过8-10年的高产优质期,随着株龄的增加,芽逐渐减少,采摘期缩短,产量下降,必须更换。摘芽后,每年将10年以上的老株的1/6-1/5挖出来作为幼苗,逐步更新。
二、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不建议采用这种方式。第一个原因是导致品种变质;第二个原因是前两年不开花,第四年才会形成正常产量。
2.通过植物(根)繁殖:在秋季茎叶枯萎或早春土地解冻后,挖出母株,除去老叶和根,将带新芽的根株逐一分开,每株带新芽,然后以45-60cm的行距和30-35cm的株距种植,每穴种植3-5株。第二年,你可以种植苔藓和花蕾。
3.整地施肥:黄花菜根系发达,要进行深耕整地。种植前土壤要深耕20-30 cm,结合整地一次施足基肥。
4.管理:春苗肥:春苗发芽前,氮、磷、钾作追肥,每亩施尿素5-7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促苔肥:在花葶即将拔起但尚未拔去青苔但尚未分枝时,每亩施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硫酸钾5公斤;促芽肥:6月中旬收获后,施尿素一次,每亩5公斤。除土壤施肥外,每亩施用3%过磷酸钙淋洗液60公斤,尿素500克,钾肥150克,赤霉素叶面肥20毫克/公斤;培土:黄花莱根系自下而上生长,根位逐年上移,秋苗枯萎后开始培土。培土时,枯萎的秋苗要在地面结冰前割下并完成。
三。害虫防治
1.叶斑病: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喷雾。
2.锈病:发病初期,以20: 1的比例喷洒250-300倍的锈钠和洗衣粉。
3.蚜虫:喷洒800-1000倍的40%乐果乳油或4000倍的2.5%功夫乳油。注意采摘前半个月内严禁使用。
四。收获和加工:
1.收获:黄花菜晚上开花比晚上多,第二天中午枯萎。当晒干的黄花菜花蕾饱满,色泽金黄,含苞待放时,宜在开放前3-4小时采收,一般上午或下午采收一次以上。下雨天花蕾长得比较快,要提前采摘。
2.烘干:蒸干黄花菜:将采集的花蕾放入竹笼中加热蒸腾,待笼中放出空气后停火;炖20分钟左右,取出,煮7分钟左右。花是黄色的,煮过头了,颜色有变黑的趋势。
3.晾晒:将蒸熟的黄花菜摊在竹帘或苇席上晾晒,使含水量降至16%以下,晴天只需一天,然后装入箱袋,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上一篇:紫藤巷栽培管理技术推荐
下一篇:美人蕉栽培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