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结肠憩室是结肠壁突出形成的小袋,通常发生在结肠下降段。
降结肠憩室,又称结肠憩室病,是指结肠壁在某些部位因肌肉层的薄弱或缺乏弹性而突出形成的小袋。它通常发生在降结肠,也就是结肠的下降段,位置在左上腹部。降结肠憩室是最常见的憩室类型,约占结肠憩室的95%。
降结肠憩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结肠肌肉层的薄弱或缺乏弹性,使得肠壁在腹内压力增加时被挤压而突出形成小袋。这些小袋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直径一般为0.5-3厘米。降结肠憩室多数是先天性的,但也可能与结肠肌肉层的衰老、营养不良、长期便秘、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大部分降结肠憩室患者无症状,被称为无症状性结肠憩室。但是当憩室发生炎症、感染、出血或穿孔时,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腹部疼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并发症包括憩室炎、穿孔、出血和结肠憩室癌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降结肠憩室的确诊通常需要结肠镜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如钡剂灌肠。治疗方面,对于无症状性的憩室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对于有症状的憩室或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憩室切除术。预防降结肠憩室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均衡、多运动、避免长时间便秘等。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