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抑制性晕厥一般是由血管迅速扩张、血压下降等原因引起的,可采用药物治疗、体位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进行治疗,详情如下:
1.药物治疗:适用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或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中,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率,从而减少晕厥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钙通道阻滞剂可阻断钙离子通道,减少血管扩张,维持血压稳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合成,阻断其作用,从而减少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2.体位训练:适用于晕厥发作前有明显的体位诱发因素的患者,如起立或长时间站立。通过训练患者改变体位,如起床时先坐起,然后再缓慢站立,可以减少血压下降和晕厥发作的发生。
3.生活方式调整:适用于晕厥发作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患者。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或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时间,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治疗方式外,还有其他的治疗方式。比如,临时使用能够增加血容量的药物,如盐水输液或血浆代补,适用于晕厥发作时的急救处理。此外,还可以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心脏神经调节装置,适用于晕厥发作频繁且无法控制的患者。这些治疗方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