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得了血压高一般是由多种因素,如年龄增长、遗传等原因引起的,可采用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中医中药等方式进行治疗,详情如下:
1. 药物治疗: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钙通道阻滞剂可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肌和平滑肌细胞,减少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利尿剂可增加尿液排出量,减轻体内液体负荷,从而降低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药物治疗适用于血压高且有相关症状或合并疾病的老年人。
2. 生活方式调整:老年人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血压。例如,保持适当的体重,控制饮食中的钠摄入量,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这些习惯会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生活方式调整适用于血压轻度升高或无症状的老年人。
3. 中医中药:中医中药治疗血压高主要通过平衡人体阴阳、调节气血运行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例如,中药降压方剂如丹参、山楂、藿香等可以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中医针灸、推拿等手法也可以通过调理经络、舒缓身体来帮助降低血压。中医中药适用于血压高但不能或不愿意长期使用药物的老年人。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治疗方式外,还有其他的治疗方式,比如心理疏导、食疗等。心理疏导可以通过缓解老年人的紧张情绪,减轻精神压力,帮助降低血压。食疗则是通过选择适宜的食物,如薏米、苦瓜等,调理身体,达到降压的效果。这些治疗方式适用于特定的老年人群体,具体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