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肾有结石一般是由尿液中某些物质的超饱和沉积在肾脏内形成的,可采用药物治疗、尿路通畅治疗以及体外碎石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详情如下:
1.药物治疗:适用于结石直径较小、位置较浅且患者无明显症状的情况。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碱化剂、尿酸酶等,通过增加尿液排尿量、调节尿液pH值、降低尿液中结石形成物质的浓度等方式来促进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2.尿路通畅治疗:适用于结石直径较大、位置较深且患者有明显症状的情况。常用的方法包括尿管置管、经皮肾镜取石术等,通过直接清除尿路内的结石,恢复尿液正常排出通畅,缓解疼痛和防止尿液淤积引起的感染等并发症。
3.体外碎石治疗:适用于结石直径较大、位置较深且患者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且尿路通畅治疗无效或不适用的情况。常用的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体外激光碎石术(LPL)、体外电击碎石术(EHL)等,通过外部能量的作用使结石破碎成小颗粒,便于排出体外。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治疗方式外,还有其他的治疗方式,比如经皮肾镜气囊扩张碎石术(PCNL)适用于结石较大、位置较深且其他治疗方式无效的情况;内镜下碎石术(URS)适用于结石位于输尿管或肾盂等较浅的部位;开放手术适用于特殊情况下无法采用其他非侵入性治疗方式的情况。这些治疗方式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